首页 > 健康 >

庶出之子(古代庶子有继承权吗)

发布时间:2023-10-31 22:59:49来源:网络转载

古代嫡长子继承制,如果立了庶出的长子后,又生了嫡子怎么办?

古代宗法制的核心就是嫡长子继承制,遵循的继承原则就是立“贵”、“长”,先贵后长,但这仅仅是一种需要遵守的制度,真正实行的时候也是遵守这种制度的,只是最终的结果却不一定就真的是嫡长子继承。毕竟在古代的大家族甚至皇室中,斗争是极为残酷的。能笑到最后才是赢家。

没有嫡子的情况下,继承的顺序自然是优先考虑庶长子,但是倘若在立了这个庶长子之后,突然有嫡子出生会怎样呢?庶长子是不是就会被废黜,改立嫡子为继承人呢?这确实是合理的一种操作。如果庶长子的生母身份卑微的话,改立嫡子基本不会掀起什么风浪。倘若庶长子的生母身份不一般的话,这改立的过程多半是伴随着斗争和流血的。

唐高宗李治的原配王皇后没有生子,因此在652年立的太子就是庶长子李忠,李忠的生母只是一个宫人,身份很低微。在李忠被立为太子的这一年,武则天的长子李弘出生,虽然当时武则天还不是皇后,而李弘也不是嫡子,但很快就是了。

655年,李治和武则天并肩作战,终于实现了废王立武。武则天成为李治的皇后,而李弘顺理成章的就成为了李治的嫡长子。第二年的正月,许敬宗就上书李治废庶立嫡,然后李弘就成了太子,李忠被降为梁王,惊恐不安的李忠并没有活太久,在664年被武则天陷害致死。

所以即便是这样看起来庶长子没什么势力的都没有什么好结果,倘若要是有点势力的话,一定会有很多的斗争和流血的,毕竟权力是个好东西,几乎没有人会不喜欢。

另一个类似的例子就是春秋时期的鲁隐公和鲁桓公兄弟俩。鲁隐公息姑是鲁惠公的庶长子,而鲁桓公允是鲁惠公的嫡子,兄弟俩年龄相差很大。允的生母仲子原本是鲁惠公为息姑准备的妻子,结果因为仲子的美丽而将其占为己有。原本的王子应该是息姑,允出生后就变了。但是鲁惠公在允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所以让息姑继位暂代国政,等允长大后再将国君之位还给允。

自然的,后期的交接并不是很顺利,还没等鲁隐公将国君之位还给允,允就在有心人的挑拨下迫不及待了。命人将鲁隐公杀死,然后允继位,即鲁桓公。

易储是大事,轻易动不得,一动轻则引起兄弟残杀,重则导致国家动乱,所以历来立太子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不过周朝至清代之前这一时间段实行的基本就是嫡长子继承制。只是制度是制度,还是会有人不服气,想要争一争。这其中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杨广取代杨勇为太子和李世民取代李建成为太子了。

隋朝二世而亡我们就不多说了,但只说李世民的这一举动就造成了大唐很长时间内的皇权动荡,李世民的嫡子们就有样学样,最后便宜了嫡三子李治。唐朝在很长时间内坚持的都是嫡长子继承制,但嫡长子真正继承皇位的却没有几个。这也说明了即便定下了规矩还是会有斗争。

当然,在嫡长子继承制的时代,也还有本来立的太子是嫡长子,后来改立庶子的情况。李隆基的上位就是最好的例子,李隆基只是李旦的庶次子,原本按照继承制是不可能轮到他做太子的,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在李旦第一次登基的时候,太子就是嫡长子李成器。

但是后来李旦让位于母亲武则天而做了皇嗣,再后来是相王。唐中宗去世后,韦后想要效仿武则天称帝,结果李隆基联合太平公主发动了唐隆政变,将李旦扶立为皇帝。可以说李旦的这个皇位是李隆基争来的,所以李隆基是太子的最佳人选,即便他不是嫡长子也不是庶长子,但是他是最有资格做太子的人。李成器也赶紧表示应该立贤,因此原本属于嫡长子的太子之位就被李隆基这个庶子所得。

皇后的儿子是嫡子,如果皇后死了,皇帝又立新皇后,两个皇后的儿子谁是嫡子呢?

古人富贵官宦人家很多有“三妻四妾”,其中“三妻”指的是嫡妻、偏妻、下妻,妻生下的儿子都是嫡子,嫡妻也就是正室夫人,偏妻、下妻一般被称作“平妻”,正室生育的儿子地位要高于平妻生育的儿子,这是古代封建社会的宗法制度。

这套封建礼制轮到皇室则更加严格,一般皇帝的嫡妻只有一个——皇后,现任皇后去世或者被贬谪后,才有可能再立新的皇后,也有很多皇后去世后皇帝不再立皇后的,很多皇后是死后追谥的。

也有很多庶子成为嫡子的特例,如朱元璋只有一位皇后——马皇后,她不能生育,过继到她名下的朱标、朱樉、朱棡、朱棣、朱橚等五个儿子都是嫡子,比其他儿子获得权力和地位都要高。

皇后的儿子是否都是嫡子?

皇帝在没有做皇帝时的正妻,生育的儿子在做皇帝后一般都是嫡子(也有特例),如刘秀的正室阴丽华,在刘秀未做皇帝时,阴丽华的儿子就是嫡子,但不是嫡皇子,因为刘秀称帝后立郭圣通为皇后,郭圣通的儿子才是嫡子。(刘秀和郭圣通剧照)

嫡子的地位很高,按照继承制度,嫡子按照长幼享有皇位继承权。如果皇后正常去世,皇后的儿子还是嫡子;假如是被贬谪的皇后,其儿子也就丧失了嫡子的身份,成为庶子。譬如,东汉光武帝的郭圣通皇后被废后,她的几个儿子就由嫡子变成了庶子。再立的皇后阴丽华儿子刘阳就由庶子变成嫡长子,其他几个儿子也都是嫡子。

到了清朝时期,对嫡子的分辨更加详细,现任皇后去世或者被贬后,再立新的皇后,如果做皇后之前生育的儿子仍然是庶子(也有嫡子身份,身份要比以皇后身份生育的儿子要低一些),做皇后后生育的则是嫡子。

譬如,嘉庆皇帝在1801年册封了第二任皇后——孝和睿皇后,钮钴禄氏,她有三个儿子,册封皇后之前生育了皇三子爱新觉罗.绵恺,做皇后后生育了爱新觉罗·绵忻,爱新觉罗·绵愉两位皇子。嘉庆皇帝先封了皇四子绵忻为亲王(嘉庆24年封),而皇三子(嘉庆25年封)和皇五子封亲王的时间都要靠后一些。

两个皇后生育的都是嫡子,如何排名?

如果前任皇后是正常去世,那么她的儿子仍然是嫡子,而且比后来新封皇后儿子的地位要高。(嫡长子继承制图)

嫡长子继承制是封建社会的宗法制度,王位和财产一般都由嫡长子继承,如果嫡长子去世或者被贬才有第二顺位继承人继承,如果嫡子都不在了则有庶长子或者选择贤能的儿子继承皇位。(道光剧照)

清朝只有一位嫡子继承了皇位——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其他清朝皇帝都不是嫡子身份继承皇位。

庶出之子(古代庶子有继承权吗)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